“精選出經濟實惠的原料,讓咱煉鋼的‘大廚’烹飪出‘精品高檔菜’,賣出好價錢,這是我的追求,也是工段弟兄們的心聲。”8月29日,在安鋼第一煉軋廠原料場,正在指揮給100噸轉爐裝料的生產準備車間工段長劉濮生告訴筆者。
“食譜”跟著市場變
“每一種爐料配比的調整,都是依據市場價格變化和公司物料庫存狀況決定的。也就是說,煉鋼的‘食譜’不是隨意制訂,而是緊跟市場變的。我們通過了解和研究每一種鋼鐵料的價格和在冶煉過程中的收得率,計算出沖減鋼鐵料消耗的噸數,降低煉鋼成本,努力入庫‘物美價廉’的含鐵經濟料。”在該廠的原料場上,生產準備車間主任王翔指著堆成小山的各類經濟料,興奮地告訴筆者。據王翔介紹,今年1月~8月份,該廠共入庫各類經濟料3.76萬噸,其中,僅7月份就入庫經濟料5520.41噸,占入爐鋼鐵料總數的54.64%;月均沖減鋼鐵料6.5千克。“大小渣鋼、管皮、凍灌鐵……這些經濟料都是我們的‘寶貝’,我們會及時根據品種鋼訂單需求以及物料價格的變化調整入庫量,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。” 在一旁配料的劉濮生補充道。
從生產準備車間原料消耗臺賬中,工作人員可以直觀地看到每天100噸轉爐實際配吃的各種爐料數量,同時,臺賬上還標注著與計劃配吃量相比的偏差值。“這些數據,不僅可以監督轉爐是否按照爐料結構計劃配吃,而且可以根據轉爐實際爐況,動態調整轉爐配吃比例,保證綜合效益平衡。”正在配料的劉濮生告訴筆者。
“粗糧細吃”保順行
100噸轉爐是優化爐料結構的“執行者”和“操作者”。“吃粗糧”固然可以降成本,但“吃”不好,就會“鬧肚子”,帶來更大的損失。所以,只有讓轉爐“粗糧細吃”,才能達到優化的根本目的。
該煉鋼廠依托爐料價效評價數據平臺,在根據鋼種合理調整入爐料結構的同時,不斷完善自身操作,提高轉爐“免疫力”,消除轉爐對爐料結構變化不適應的現象。針對經濟料配比提高后,終點成分難度增加、過程控制不穩定等問題,他們科學調整吹氧時間和加料時機,避免出現爐礦不穩定現象。
優化爐料結構,并不意味著可以無限制地增“粗”減“細”。大小渣鋼含鐵物質少、渣子多,在轉爐煉鋼過程中加入過多,不僅增加了冶煉過程的控制難度,而且可能造成終點成分不合。所以,優化過程必須要切入到成本與爐況之間的最佳結合點,既要保證低消耗,又要保證爐況順行。該廠年輕的爐長范志成對此體會得更深,“對于煉鋼而言,我們要把生產準備車間的經濟料,針對不同鋼種,配成‘菜譜’,確保轉爐“吃得好、穩得住’,做到成本最低。”他告訴筆者。
對于100噸轉爐操作,爐前的幾乎每個人都繃緊了弦兒。因為轉爐在使用經濟料降低成本的同時,會給操作帶來很大困難,稍有不慎,就會出現事故。遇到爐況不穩定,車間主任經常剛剛到家就接到電話往回趕,幾次都是夜里11點趕過來,凌晨1點多回去,早上7點多又出現在現場了。“夠辛苦的”“沒辦法啊,轉爐就是我們的‘孩子’,一絲一毫都不能放松啊!我們既要讓爐子吃得好,還要吃得穩。”丁班工長薛獻軍頗有感觸地講道。
Copyright ? 2005 - 2025 中鋼網 All Rights Reserved
全國咨詢/投訴電話:400-700-8508 13676997586 15560247707 E-mail:wang@zgw.com 豫ICP備2021034665號-4
豫公網安備 41010702002121號